最新报告:减少油气行业甲烷浪费,可迅速缓解能源危机

俄乌冲突给全球天然气市场带来了剧烈冲击:除了受到直接影响的欧洲地区,亚洲各国和其他无法承受冲击的发展中经济体也广受牵连。这场危机也正在推动全球(尤其是欧洲)加速向更清洁、更安全、更可靠的能源系统过渡。同时欧洲等地区也亟需新的供应来弥补俄罗斯供应的下降。

大规模新建基础设施有可能破坏气候目标,并导致数十亿资产搁浅。如何在不大规模兴建新的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满足短期的天然气需求?EDF、国际能源署以及其他机构目前已经识别出了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案——减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通过火炬燃烧、泄漏和其他排放所浪费的大量天然气。据S&P Global (标准普尔全球)发布的最新分析,通过减少六个主要出口地区的甲烷排放,可以捕获超过800亿立方米的甲烷。

该报告指出,通过利用现有的和在建的出口设施的容量,可以在两到三年内将400亿立方米天然气销往市场。这对致力于实现新的甲烷排放目标的企业和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

俄乌冲突发生之前,欧洲每年通过管道从俄罗斯进口约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冲突发生后,欧洲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减少了约四分之三,而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则增加了约500亿立方米。这推动了能源价格飙升,对全球家庭和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抓住甲烷控排机遇

S&P Global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将甲烷捕获作为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双赢解决方案的机构。但是,他们的分析(受EDF委托)首次明确了以下问题:有多少被捕获的甲烷可以快速并且有收益地进入市场、甲烷的主要来源,以及需要解决哪些障碍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当前天然气价格比俄乌冲突前高,这为甲烷回收利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预计未来天然气价格仍将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回收甲烷依然具有经济性。

然而,发现机会并不意味着抓住机会。S&P Global的分析指出了一些需要克服的关键障碍,比如:全球南方国家国有石油公司的资本可用性问题;一些租赁条款和国家政策使得气价和收入存在非市场化的扭曲,以及将捕获的天然气运输至出口设施所需的集输管网建设需求等。与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设施不同,集输管网系统通常可以快速摊销,将资产搁浅和碳锁定的风险降到最低。

 

未来的政策前景

我们认为,目前针对天然气捕获,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强有力的泄漏检测和修复、鼓励使用低排放设备,以及严格禁止放空和常规燃除。为了使捕获的天然气进入市场,各国可能还需要采取措施,使捕获的天然气优先进入中游和出口设施,确保生产商对油田伴生气进行有效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燃除。

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正在讨论的新甲烷法规是当前重要的政策发展方向。相关的一揽子计划在尘埃落定之前仍需持续加强相关条款的要求。

与此同时,加强主要进口地区(如中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和天然气出口国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需要逐步将甲烷控制相关内容纳入供应协议,如甲烷强度目标、减排项目融资等。

202211月召开的COP27中,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挪威、新加坡和英国等能源进出口国发布的《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联合宣言》可以成为这类区域伙伴关系的合作基础,但要使其发挥作用,需要欧洲和亚太市场的买家更加广泛的参与。

同样,大型石油公司几乎都在甲烷减排方面做出了重大承诺。他们应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进一步促进和资助全球南方国家合作伙伴的甲烷减排项目。

能源危机揭示了全球能源系统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脆弱性——这不仅导致了气候危机,也大幅增加了经济体能源稳定供应的不确定性。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未来,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气候安全需要齐头并进。

综上所述,减少甲烷这种强大的气候污染物的排放能够缓解短期的能源供需紧张形势,而且可以做到不增加碳锁定。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注:本文由张晓楠编译,部分内容有改动,原文作者为EDF能源转型副总裁Matt Wat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