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甲烷 | 第二届中国甲烷论坛正式启动

全球气候变化是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减缓及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行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9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对碳排放达峰时间和长期碳中和问题设立的更高目标,也使得中国成为全球主要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中和限期的发展中国家。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后20年内的全球升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84倍,贡献了人类感知的全球变暖的25%。相关研究也表明,在未来30年内,若能减少全球50%的甲烷排放,将使全球温度降低0.18℃,这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减缓及应对气候变化,甲烷可以作为抓手之一。

 

从中国国内来看,2020年相关部门及企业相继颁布了针对甲烷的管控措施和目标:

 

202011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指出,要提高煤矿瓦斯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甲烷体积浓度大于等于8%的抽采瓦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利用;鼓励对甲烷体积浓度在2%8%的抽采瓦斯以及乏风瓦斯,探索开展综合利用;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关闭煤矿瓦斯监测和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

 

2020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实行)》(征求意见稿)提出,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CCER),用于抵消的CCER应来自可再生能源、碳汇、甲烷利用等领域减排项目;

 

2019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指出,加强油气储存项目的甲烷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检测;

 

企业方面,20206月,中国石油制订《甲烷排放管控行动方案》,在目前2019年甲烷排放强度比2017年下降12.3%的基础上,预计2025年甲烷排放强度再降低50%,力争达到世界一流甲烷排放管控水平;9月,中石油公布其计划,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11月,中国石化启动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研究。

 

从国际层面来看,202010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甲烷战略》,进一步落实欧洲绿色新政,以实现欧洲于205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大陆的目标。

 

20201月以来,中国甲烷论坛围绕首届论坛上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提出的中国即将制定的甲烷行动方案(更多阅读:共议甲烷 | 2020中国甲烷论坛:中国甲烷控排行动即将开始),联合国内外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NGO等,组织了油气行业、煤炭开采、农业活动、废弃物利用等甲烷主要排放领域及部门的战略技术研讨及相关研究。

 

202012-20212月,第二届中国甲烷论坛将以系列研讨会的形式召开,主题包括中欧甲烷减排战略合作,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甲烷减排行动,煤炭开采及废弃矿井的甲烷管控及利用,农业活动的温室气体及甲烷减排,废弃物利用甲烷管控,“十四五”规划的甲烷减排目标设定以及国家中长期甲烷行动计划,甲烷监测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研讨,甲烷减排技术的投融资模式研究。

 

第二届中国甲烷论坛首场研讨会主题为“2060碳中和背景下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路径”。本场研讨会将针对农业活动温室气体及甲烷减排思路进行广泛的学术研讨,并对农业活动相关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进行延伸讨论,为中国争取达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供思路及借鉴。以下为本场研讨会详情: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支持单位: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

 

时间:

20201211日(09:00-17:30 

 

地点:

湖北大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6号)

 

会议日程(暂定):

 

09:00-09:40 领导致辞: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

 

09:40-12:00 主题发言:

 

09:40-10:00 姜克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60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的能源转型及温室气体减排

10:00-10:20 韩圣慧,中科院大气所: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特征及可能趋势

10:20-10:40 董红敏,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动物肠道发酵及废弃物处理的温室气体减排路径

10:40-11:00 茶歇&合影

11:00-11:20 郭李萍,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及碳汇未来路径及固碳减排潜力

11:20-11:40 李玉娥,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稻田甲烷减排策略及水稻生产碳足迹计量

11:40-12:00 邹建文/刘树伟,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淡水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潜力

 

12:00-13:30 午餐

 

13:30-15:45 主题发言

 

13:30-13:50 张永生,中国社科院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生态文明中国绿色发展国家战略

13:50-14:10 张卫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的协同机制与途径

14:10-14:30 许吟隆,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茶产业碳排放量计量估算案例

14:30-14:50 谷保静,浙江大学:不同规模生产体系下的农业生产碳足迹及碳减排的经济学分析

14:50-15:10 刘学军,中国农业大学:氮沉降、氨挥发及农业活动的贡献

15:10-15:30 朱建华,中国林科院:我国林业活动未来路径及碳汇潜力

 

15:30-15:45 茶歇

 

15:45-17:20 问答&专家讨论

 

17:20-17:30 会议总结